主页〞豪迪娱乐平台〝主页?最近,“李湘看王诗龄的这个眼神,满是爱意”的一张照片火了,很多人在下面留言:
“像是欣赏她最满意的作品”、“多么希望我的妈妈也用这样的眼神看我”......
王诗龄可以说是国民闺女了,许多人在《爸爸去哪儿》认识了这个胖乎乎的小丫头,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她超乎这个年纪的懂事乖巧:
节目组抽签分房,她和爸爸王岳伦抽到了条件最差的一间屋子,小姑娘不但没有丝毫难过,反而因为房前种着草莓而格外开心;
王岳伦不会做饭,忙活半天鼓捣出来的一盆“浆糊”,王诗龄依然报以最大的热情吃下去,虽然最后全吐了还是满口的“好吃,因为是爸爸做的”;
节目组安排游戏环节到当地农户家借蔬菜瓜果,王诗龄最后一个从老人家里出来,嘴里不忘说一句“爷爷你在家好好啊”;
有人调侃道:王诗龄过的最苦的日子就是爸爸去哪儿那段时间了吧,但她一点没落差。
这个世界上爱孩子的父母居多,但也不排除有一些父母对孩子并不这么友好,甚至是用“嫌弃的眼神看待孩子”。
“不羡慕别的,羡慕她拥有父母独一无二的爱,她的父母真的超爱她,给了她全世界最大的底气。”
“拥有爱自己的父母是一件很幸运的事,但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这样无条件爱孩子。”
一位网友吐槽,自己和朋友去杭州玩了一天,午饭是在当地的一家萨莉亚解决,总共花费60元。
“她是十几年前去的杭州,那个时候住的就是两三百的酒店了,我这次住的酒店也是两百多,她都不提这个?”
甚至于,网友这次出去旅游的钱,是从自己一个月一千五的生活费里攒的,妈妈并没有支持一点。
如果说,这个网友家庭条件太差,全家人都过着清贫的日子,妈妈这么唠叨几句倒也罢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是不是孩子随身带着馒头咸菜,逛累了就坐在景区凳子上,就着凉水啃一口她才觉得不是“浪费”?
“我妈,一边嘲笑我衣服没质感很low,一边不给我钱买衣服,一边问我最近缺不缺钱,一边知道我不会张口跟她要钱她就不给我打钱,我真想跟她说一句别装了,不想给别问。”
还有的人因为一份19块9的汉堡套餐,让妈妈对她产生了“过得太安逸”的批评。
原本网友是把这份优惠套餐发在朋友圈分享喜悦的,毕竟如今20元就能吃到汉堡薯条鸡米花可乐四件套的商家实在不多了。
“我觉得很难过,2023了吃一顿汉堡都是罪恶吗,我一定要带着愧疚去读书吗?”
我一没偷二没抢三没参与黄赌毒,怎么到了妈妈嘴里就成了不求上进一无是处只图安逸的人呢?
更魔幻的还在后面,刚刚结束高考的网友,因为点了份外卖就被妈妈按头数落了好久。
有网友在外面和同学聚餐,吃到好吃的想和家人分享,结果收到爸爸这样的一条回复:
就这么几句话,瞬间就能让孩子胃口全无,甚至在最后AA的时候心里生出无限愧疚。
这个世界上有将孩子视作自己生命般呵护的家长,也有仿佛和自己孩子天生是仇人的父母。
“有困难要上,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。无座慢车,给我好几个白眼,下次继续。”
评论区里,有网友不解地问:“为什么要买无座车票?又不是什么急事,出门提前规划啊。”
从其他网友的评论来看,这位妈妈甚至还留下更加经典的:“我还没让她捡破烂呢!”
多么可悲,父母轻飘飘的一句话,瞬间就能将孩子的积极情绪拉至谷底,甚至葬送他们日后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源泉。
长大之后敏感、自卑,什么都不敢要的特质会如影随形,总害怕亏欠别人,逐渐丧失主动追求幸福的勇气。
除了以上这种彻底“废掉”的人群,还有一群人彻底摆脱了原生家庭的禁锢,成年以后重新“教养自己”,脱胎换骨成为一个崭新的自己。
但以上的种种进步和快乐,同时伴随着对父母的怨念和愤恨,以及“不带父母一起玩”的心态。
他们中的部分人误以为,这是靠他们自己努力改变的,于是就把这样的“经验之谈”放在后代身上,认为“吃苦耐劳”就是无往不利的美德,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,你不够成功就是因为你不够吃苦。
但他们没有意识到,时代大环境和个人努力是缺一不可的,而机会和运气有时候往往更重要。
永远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,苦难就是苦难,苦难不会带来成功,苦难不值得追求,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躲开。
但你就据此认为,人必须吃一些苦,用这种方法来达到崇高。这种想法不仅有害,而且是有病。
“明明有电饭煲,妈妈偏要凌晨4点起床烧柴火煮饭,然后告诉我她很辛苦;明明有洗衣机,妈妈偏要在冬天用结了冰的水手洗衣服,然后给我看她冻肿的手说她很苦;明明有自来水,爸爸却要在40度的夏天去两公里外的地方挑水,然后因为中暑打电话骂我半小时,说都是因为我不孝。”
自己喜欢吃苦也就算了,这类父母还特别看不惯自己的孩子不吃苦,甚至上升到了情感绑架的地步。